《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利来w66国际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1

读着《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李跃儿是一个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人,所以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

翻阅时,我不禁萌生了丝丝酸楚和歉意,因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助、恐惧、孤独、愤怒。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那么,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心赏识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予孩子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启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一开始是没有棱角的,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这张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画上一个方框后,从此它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矩形,这时,除了在方框中发挥定格的形态外,再也没有其他发挥的余地了。这是教育的失败!只有当孩子心境未定格时,才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拉成平行线,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能获得有益的发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2

读了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触颇多。我知道是教育者在不经意间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可是,在我痛下决心要把幸福还给孩子的时候,我又在问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吗?几年前,我们都了解过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那时你是否有关类似的决心,期盼着自己的赏识能催开孩子幸福成功的花蕾,可是现如今谁又是赏识教育的拥趸,谁又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坚守赏识的信念?再后来,又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教育名词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就在这些理念的“轰炸”下过着反思自己、责备自己的生活。

您不觉得这些教育理念就如同药房里出售的营养药剂吗?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营养不良式的教育,我们要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加“钙”加“锌”。

其实我们的教育里最缺少的微量元素就是“坚持自己的爱”!我们不是没有爱,可是我们的爱被分崩瓦解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不能做“墙头草”,随风倒;也不能邯郸学步,迷失自我。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爱。

每个人都有爱孩子,爱学生的方式。在不断地学习之后,我们汲取了很多新鲜的元素注入了自己的爱。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信奉“严师出高徒”;在没有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愿意以过来人的身份去揣摩学生的心理,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走上教育之路十载左右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学生毕竟是个孩子,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个时候我们自己的儿女也蹒跚学步,当他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我既急于自己无法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的照顾,又期盼于孩子的老师能带给他幸福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身份,难道我不是一样生活在别人的期盼当中吗?可是期盼不能代替实际的爱。我们也不能在期盼中忘记自己的职责,因为我们都必须做好“母亲”。

书中有个孩子叫马月,有人认为李茂璞与她有些类似,我觉得不然。在没有遇到李圣珍老师之前,马月遭受了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侮辱,使得她一次一次走向深渊。可是李茂璞不是这样,他虽然没遇到像李圣珍老师一样能做到像上帝一样爱孩子的老师,但他也没有遇到那毁了所有孩子的恶魔老师。我觉得李茂璞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孩子的好与不好,与其家长的做法是息息相关的。李茂璞的奶奶很负责,她在以祖辈的身份尽着母亲应尽的责任。虽然他的父母找到了很好的理由告诉我们“工作很忙”,但是他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让孩子过上了“亲生后母”式的生活,他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应得到的全面的教育和爱抚。因为我从李茂璞的奶奶那里得知李茂璞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经常是被送到别人那里寄养着,几乎就是张家三天,李家四天的状态。你试想一下,一个小孩子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时,他会得到怎样的教育,无非就是“别饿着,别出事”就行。可是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年是学习能力突飞猛进的三年,我们不能忘记“三岁看大”的古训。其实当今社会又有几个孩子能如愿以偿地生活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呢?年轻(有哪些比较仙气的英文昵称?1、baiforget the past(念旧)2、tsundere(傲娇)3、invader(瑾年)4、summer(初夏)5、gardenia(栀子)6、nooneandyou(无人及你)7、beginning(始于))的父母们又有几个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呢?又有几人了解了教育关键期、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呢?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做得很好吗?不然。

经常有人告诉我,要像爱自己孩子那样爱学生。可是反过来,我又多么希望能像爱学生那样爱自己的孩子。推及其他的家长,我又多么希望他们能像对待工作那样认真负责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时间的匮乏?是时代的脚步?是社会的制度?还是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但又无奈地退出……

翻来覆去地想,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爱和别人的理解。作为老师我们无法给学生父母般的爱,但我们可以尊重孩子,让他们体验获取智慧,获得尊严与理解的喜悦。

嗨,我们为何要为孩子失去幸福唱挽歌,我们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去追求幸福。告诉孩子,幸福就在不远处等他。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3

自从走进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有那种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强烈愿望。但每读完一篇,却又不得不停下阅读的步伐,因为有太多的感促和联想,让我去深刻反思和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特别是李老师在“巴学园”中给孩子们上美术课的那些章节,更让我对美术课中“创造能力不能教,只能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就是在如何看待和说服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学到了有效的方法。

“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俱有,我们做的只不过让这种能力展露出来罢了。”当我们意识李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就不会在美术课上一味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的示范去绘画,也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学生“怎么画得这么难看?”、“你画的怎么一点也不像呀”?作为美术教师,需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想象,放飞思维”;在这个平台上,老师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

读到这,我不禁想起我给学生上的那节美术欣赏课:《国内外著名建筑》。课中,我把巴黎的凯旋门、悉尼的歌剧院、英国的国会大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张张优美的图片、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把这些尚未有条件走出国门的同学们带到了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中,仿佛是环球了一周世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他们知道了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条件,影响着当代建筑物的风格,所以才有了帝国风格建筑、希腊复兴建筑、歌特式建筑等不朽之作。之后,我让同学们围绕“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参与,他们不断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埃菲尔铁塔建成114年后的今天,它早已不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却仍旧那么吸引人?为什么比萨斜塔不会倒塌?悉尼歌剧院的构造特点能使歌唱水平更加出色吗?……我不敢说,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很大收获,但我敢肯定,他们不仅知道了:除了我们中国的长城、故宫,在其他国家里也有更多气势浑厚、庄严雄伟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还为他们树立了将来要为祖国的建筑史增添光辉一页的信心和决心。我想,这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所在,这是更为重要的。正如李跃儿老师说的:“教育不止是教,不止是传授,更多的是用前人的知识技能的结晶作为刺激,提供给我们的孩子,使每个不同的孩子接受刺激后产生认知的实践过程,最后由孩子产生自己的结晶,再将这个结晶与前人的洁净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在“创造是孩子身体里的种子”这一章节里,让我更加佩服李老师的是说服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不能急于求成的策略与智慧。

当家长们质疑李跃儿老师的的教学质量时,李老师让家长们跟着她画小女孩,他们都画得很认真,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改;之后他们再跟着李老师的口述画《长袜子皮皮》的时候,家长们画的“皮皮”和时,竟有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让我不禁感叹这确是“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

我自认为是懂孩子的人,也怀有一颗想要唤起孩子们真、善、美的教师心。读完李老师的书,才觉自己之幼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幸运的是,我读了这本书,有了莫多的收获。

我看到了李老师的爱与智慧。但凡爱教育的教师,是不乏爱的,就像天下的父母,少有不爱自己子女的。我记得做过一道教育类的选择题,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师都回答他们是爱学生的,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确实,爱,需要方式。不是父母、老师爱的方式,而是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就像书中提到那个叫杨一帆的女孩爷爷奶奶爱她么?非常爱。一直把她抱在怀里,因为担心被其他的小孩欺负,不让她和其他小孩在一起玩耍。可这让“孩子作为人的所有技能未被使用到。在孩子身体里,那颗作为人的灵魂很少被感动过,很少有痛苦也很少有愉快。”这是错误的爱的方式。当孩子因被错误的爱而变成“问题孩子”时,就需要老师的智慧。

当杨一帆问老师树怎么画时?老师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按着树枝、树干、树叶、树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说“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把作业变成乐趣。我尤记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学钢琴,那的老师说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来吧,而不是你去练钢琴、你去弹钢琴。还有《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在给学生上面展现了八个大字——"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看到介绍中李跃儿的代表著作,我被《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吸引,也许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好奇吧,开始阅读寻找答案。

某一年掀起了一股热潮"你幸福吗?"我也关注了许多报道,多数人会笑着给予肯定回答,而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点"。那么孩子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让我再去回想孩童时的幸福,记忆大概就是关于父母和学校了。而作为老师的身份,在书中写道:在书中,作者说到: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孩子,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

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对方是农民,我就以农民的方式与他交往;对方是大师,我就以大师的心态与他交往;对方是孩子,我就用童心跟他交往。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形成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老师能够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会被爱包裹起来。当他提着书包跟着妈妈往回走的时候,浑身都会充满着幸福。

对于"爱与尊重"我自认为可以做到,可偶尔在孩子们面前也会突然忘了"平等",这也是反省后深知自己需要"修行"的地方。孩子充满幸福感的时候,老师们也会被感染到,会有不一样的幸福感。

刚刚有了小小的自信,当我阅读到"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只是喊口号。

古人讲,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一段话,让我开始犯愁,怎么都觉得我还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世上事就是这样:越深奥的看起来越浅显,越复杂的看起来越简单,越困难的看起来越容易。

"也许就像书里写的,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在一二十年的短期内成功,它必定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传统的势力太强大了。

教育不像工业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就能很快出产品。教育是改造人的事情,尤其是改造已经定型了的人,绝不会一蹴而就。而我希望在时间的沉淀下突破层层"传统"的枷锁,做一名给孩子们带来幸福的老师。

书中看到家庭教育很多"失误"的案例,我并没有过于惊讶,因为我们生活中就有令人思考的案例。那些"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不能去断定那些父母是否爱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有多么重要!而爱的名义之下,很多父母可能会迷失了"自己",也忘记了爱是让孩子感受"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正确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

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家长和老师之中,通常,家长是先入为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维,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

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正确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虽然父母都是从孩子的阶段慢慢成长起来的,却早已忘记了当时的自己是用何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会误解了孩子的本意,错误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李跃儿告诉我们:由于不懂孩子,本应给予孩子的幸福的成人却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而没有幸福感,人就很难成材,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之中才会获得足够强大的内在驱动。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让穿鞋的人感到舒适。舒适的先决条件就是鞋子适合于脚。

对于教育来说,只要适合于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教育像是鞋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父母,就像是给孩子造鞋的人。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2.《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4.《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家长读后感

5.《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精选5篇)

6.《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900字

7.《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1400字

8.《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700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