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梵高传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梵高传的读后感 篇1尽可能抽下班与休息的时间,在五天内读完了《渴望生活——梵高传》。总觉得要写点什么,可不知从何说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黄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梵高可以藐视“x伦”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死亡,梵高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梵高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梵高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梵高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是的,梵高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梵高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梵高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qe是什么意思啊?qe是指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这其实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而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他不仅仅将绘画当成一项事业,而是生命。每一幅画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画一幅画他的生命也随之缩短。吃饭、睡觉、生活都是为了延续绘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绘画,即使是爱情、友谊对于梵高而言,也就是给画添上了不一般的亮点。最后绘画完成了,身体机能虽然在运转,生命的意义结束了,梵高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短暂却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独而任性的,梵高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是艺术本来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况且在梵高的背后还有那个无限包容梵高的弟弟迪奥。总觉得迪奥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奥的支持——精神上与物质上,才成就了梵高。然而即使是弟弟,也没有理由这样不计报酬的帮助兄长,每个月150法郎,即使自己拮据的时候,也不间断,这是怎样一个负担啊。但是迪奥一点没有抱怨,没有怀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梵高的创作就是他的创作!他们对于艺术都有梦想,梵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艺术,迪奥就不顾一切为他创造条件,如果说绘画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奥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奥的精神也崩溃了,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迪奥之于梵高,不仅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在二十六岁时写的,读起来其实很像小说,不过二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梵高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欢一本传记,都是赤裸裸的赞美与崇拜(中国的伟人传记都是这样),也不喜欢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与化身,那传记便不再对别人的纪实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发泄了。很高兴《梵高传》没有让我看到这样虚假的东西。
一本好书,看了让人思考。我没有梵高的觉悟,当然也绝不会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到那么一点点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够离梦想近一些呢?
啊,梵高!
梵高传的读后感 篇2梵高情感状态的自然单纯。情感的单纯,并非情感的单一或冷漠,而是指情感的无杂念和自然状态。梵高的爱情经历,充满坎坷,几乎一无所获,但其爱情的状态,却饱满而高洁。青春懵懂时的梵高,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乌苏拉,却被草地出门;在迷人的乡村作画,爱上了失去丈夫的美丽表姐,情感热烈不可自抑,却换来“不、决不、决不”的绝情回答,及强烈谴责;在海牙,贫困交加的梵高,认识了叫克里斯汀的妓女,在相濡以沫中许以婚期,成为梵高页地翻阅,随着临近尾声,我也仿佛跟随着梵高一起走完他的。
那么多的情感挫折,世人的鄙夷,长时间地劳作导致了他最后的精神爆发,用自杀来给他无上的人格魅力增添了最后一道完美的光芒!!我是那么地热爱梵高,他所追求的真实不是莫奈、希斯莱的捕捉真正的自然,也不同于毛威、伦勃朗那样的写实画面,就好像他所仰慕的米勒的《播种者》中所呈现的那样:那是真正的农民啊,那片广阔土地的真正主人,艰苦的劳作与紧张的经济令这些卑微的下层人更加的美丽动人!我觉得梵高这样的想法相较于蒙克的表现主义更多了一分真实与可触感,比之米勒的画面更渲染出令人无法抗拒的感情潮流。正如他有限的绘画生涯中的最后一位知音伽赛医生说的那样,我看着这幅画,仿佛这位阿尔的女人在慢慢从画面中走出来一样,令我的情绪无法平静。去画葡萄,就应该画出果肉鲜美多汁仿佛就要破皮四溅;画山泉,就应该感受到泉水在潺潺地将人们围绕;画人体,就要表现出肚皮覆盖着的是那一道道的肠子与肝脏。但是梵高却并没有局限这些他所要表达的美感之中,那样狂热那样速度的创作已将那种种的一切全部拥有,让观者如此得感动与叹息。
梵高的一生简直就是为绘画而生,为绘画而死,为绘画而画。那样一个连续几天只靠咖啡、烟草、苦艾酒就能支撑着在阿尔那样灼热的金色阳光下不断创作的男人,却在奥维尔的安静时光里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因为他已经将最好的东西画光,胸腔中火山般的热情已经被燃烧殆尽,那时那样的温森特已然一具空壳。难道只是不再拖累提奥,为了不再忍受画作卖不出去的煎熬?这些全不是重要的。多少走过来了啊!他只是因为无法再画画,不法再用他所狂野的热情去描绘他不愿安息的灵魂,所以他只能选择死去。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还是混沌一片。如此美丽动人的天才,如此悲惨却令我羡慕迷恋的一生,这个荷兰男人令今夜的我无法入眠。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致敬温森特先生,晚安。
梵高传的读后感 篇17一颗颗星星缀在空中,如璀璨明星,似明亮眼睛,像晶莹珍珠!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我铺开报纸坐在上面与朋友们聊天,不一会儿儿,我们收拾好零食,去寺庙玩儿,在那里,僧人和动物是和平的,在那里我们还玩仰卧起坐,可开心啦。
感谢成为我的光。
说实话,我从不愿意看一本五百多页的书,即便这个人我是这么感兴趣,有很长一段时间,它就和被我弃置一旁,散乱堆积的画册,一起安静的呼吸,并且不断被新的尘埃或阳光覆盖。
然而某天,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难得悠闲的周末,我站在书架前,迫于一些奇怪固执的念头,我整理那些我曾经喜爱的东西,在其中,拿出了这本《梵高传》。
事实上,对于梵高,我从不厌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对他怀有一种近乎变态的尊崇,掺杂了只有新入教会的虔诚教徒才有的那种忘我的狂热。
早在小学一年级时我就从美术老师认识梵高,对于这一点我一直自鸣得意。当然,如果没有当天晚上回家和家人说起“今天老师说了梵高”的话,一切会更加完美。
在这之后,我开始零星的从其他人的作品之中少许的认识了梵高:在正式绘画前干过不同职业,但最终都失败了。一生未曾娶妻,更没有孩子。只活了三十几岁,在世时,画只卖出一幅画,因和高更在绘画上意见不合,割掉了自己的右耳,是精神病患者等等。虽然梵高的古怪令我感到好奇,但是梵高和提奥的兄弟友情令我着实感动,他们死时也葬在一起。当然,梵高的成功使世界文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些人并不理解梵高,认为梵高并没什么太大的成就,梵高却被美国人看的如此重要。那是因为梵高的悲惨而成就辉煌震撼着读者,追求名人的辉煌并不是追求名人的成就,而是追求名人成功的经历。
感谢你成为我的光。
《至爱梵高》的观后感推荐度: